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柴胡人工种植规模扩大,有效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在考虑北方柴胡种植条件的基础上,从选地与整地、育苗与直播、苗期管理三大方面综合分析柴胡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旨在提高柴胡种植水平,促进柴胡种植产业的良性发展。
一、柴胡选地与整地
1、选地
①育苗田:土壤pH值6.5~7.5,土层深厚的沙壤或轻壤土地块,地势平坦,便于排灌,避风向阳,交通条件良好。
②生产田:不宜选择低洼易涝地段、盐碱地以及粘重土壤地,宜细腐殖质土或沙壤土种植,优先在土壤适宜的旱坡地或山坡梯田种植柴胡。
2、整地
①育苗地整地:耕翻深度超过25cm,遵循精耕细作的原则,清理石块、根茬和杂草,做到“地平、土细、土壤疏松”。
②生产田整地:深翻超过30cm,清除根茬、碎石及杂草,冬春季耙压保墒,早春耢耙整地,做到“地平、土碎、墒情好”。
二、柴胡育苗与直播
1、作畦育苗
①作床畦
畦长30m~40m,畦宽1.2m~1.5m,畦面平整,畦埂坚实,制作床畦后,方便育苗。局部容易产生积水时,畦宽保持不变,畦面高出地表面10cm~15cm,畦间设宽度为40cm~50cm的步道沟,促进排水。
②施肥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根据土壤肥力条件辅以适量化肥。制作育苗床畦时,每亩采用由2500kg~3000kg农家肥和10kg~12kg磷酸二铵混合而成的肥料,施入20cm耕层内。
2、种子处理
为提高出苗率,在挑选抗病虫害能力强、高质高产的品种,用0.3%~0.5%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或用0.8%~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0min。采用保温瓶快速催芽法对处理好的种子做发芽试验:向暖瓶盛入约60℃的水,水量取瓶总容量的1/3,用新纱布包好约100粒的种子,用细线捆扎以免掉落,将包裹好的种子置入瓶内,一端拴大头钉并扎于暖瓶软木塞,以悬吊的方法在暖瓶水面的位置放置催芽种子包,经过18h~20h后,统计种子发芽数量,根据检测结果计算的发芽率在50%以内时,发芽效果相对较差,需要增加播种量以保证有足量的种子发芽。
3、精细播种
①平畦:以条播为宜,时间安排在清明节前后,条播行距为10cm~12cm,用双齿镐在畦面划出深度为3cm~5cm的小沟,向沟内撒入已处理好的种子,覆盖约2cm厚的土,镇压、加盖草帘,使土壤维持良好的温度和湿度。
②高床畦:以撒播为宜,每亩播种2.5kg~3kg的种子,畦面的土壤墒情和湿度需保持良好,以便种子发育。撒播后,用竹筛筛选湿润的细土,将其覆盖至畦面,厚度控制在2cm~3cm,再搭设棚架以及覆盖塑料薄膜。
4、生产田直播
①播种时间
涉县柴胡种植中,生产田直播的适宜时间为4月中上旬,此时气温回暖,土壤表层温度高于10℃,具备播种的条件。
②播种方法
人工开沟条播,每亩播种量为1.5kg~2kg,开沟深度3cm~5cm,行距20cm~25cm,向沟内均匀地播撒种子,再覆土2cm厚,镇压保墒。
③抗旱保墒
种子发芽需要建立在水分供应良好的前提下,因此加强播种后至出苗前的水分管理,维持适宜种子生长的良好土壤墒情。
三、柴胡苗期管理
1、育苗田管理
育苗棚的温度稳定在20℃~25℃,若温度高于28℃,采取放风、遮阴等降温措施。育苗期间,若畦面因水分不足而开裂,需要用喷壶喷水。种子在播种后的10d左右萌发真叶,及时清理杂草,保障柴胡苗期的正常生长。畦面见绿时,根据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放风孔的大小,保持良好的棚内生长环境。苗高度达到3cm~5cm时,以昼敞夜覆的方式炼苗,并根据苗的生长情况适时撤除棚膜。苗生长高度达到5cm~10cm时,先追肥,再浇灌1次透水,肥料选用尿素,每亩的用量为7kg~10kg。全面管理畦面,及时清理杂草,若1m2的苗量超过180株~200株,需疏苗。
2、生产田管理
播种后,约10d~15d出苗,根据“苗全、苗齐、苗壮”的要求采取苗期管理措施,主要如下:
①中耕除草
人工用手刮锄中耕松土,疏松土壤以保证幼苗根系的正常生长。若田间生长杂草,及时清理干净。
②间苗定苗
间苗时间以幼苗生长高度达到3cm~5cm为宜,此后再次安排中耕和除草,定苗时间以苗生长高度达到5cm~7cm为宜,最终使1m2的柴胡幼苗数量约为50株。
3、生长期管理
柴胡生长第1年,以叶茎丛生为主,植株相对细弱,生长缓慢,在此阶段的管理活动需要以壮苗促根为主要目标进行。
①中耕松土
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改善土壤条件,使处于生长期的柴胡能够有效舒展根系,促根深扎。柴胡生长期的中耕次数以3次~4次为宜,若自然条件允许,优先在下雨后和干旱时中耕松土,效果更加良好。
②追肥浇水
生长期的柴胡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较为旺盛,应追肥浇水。按每亩施尿素10kg~12kg的方式在6月中旬追肥1次,而后浇1次透水,经过2d~3d后,再次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透气性差。
③除草防涝
田间的杂草会与柴胡争夺水分和养分,限制柴胡的生长,需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柴胡怕遭水浸,而夏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在夏季加强防涝。
④摘蕾防虫
田间部分柴胡抽苔现蕾时,将消耗不必要的养分,需要及时摘除该部分。蚜虫、瓢虫等害虫侵蚀柴胡植株后,严重影响柴胡的正常生长,可用5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采收、加工与贮藏
①采收
柴胡种植后生长2年,为最佳采收期。采挖时要挖全根,尽可能避免断根。
②加工与贮藏
挖出的根抖净泥土,剪去芦头和基生叶,晾晒1~2日用小木棍进行敲打,使残存的泥土脱净,晒至八成干,用线绳捆扎成小把,每把根头部直径不超过10cm为宜,再晒干或烘干,烘干时的温度应控制在60~70℃。
宜在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的干燥、通风环境下进行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