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Aquatic fisheries
水产渔业
水产渔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鳜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2024-07-24编辑:作者:朱成飞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败血症、烂鳃病、白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不同的疾病症状各异,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诊断,这样才能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1、败血症

(1)症状

患败血症的鳜鱼,会表现出如下症状:早期时身体多处充血,随着病情的持续加重,体表各部分均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充血现象,鱼眼突出、腹部胀大、肛门红肿。

(2)诊断

对病鱼进行剖检,腹腔内有腹水,颜色呈红色,胃中无食物残留,有的病鱼肠道内会有气体,据此可以诊断为败血症。

(3)预防

为降低鳜鱼败血症的发生几率,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①向池塘内放养鱼种前,可将鱼种放入浓度为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

②全池泼洒生石灰水,并加入适量的清水,以此来改善池水的水质。

③对池塘内的鳜鱼随机抽样检查,每月开展1—2次,抽检过程中,一旦发现病鱼,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治。

④注射疫苗能够有效预防败血症的发生,可以选用嗜水气单胞菌活菌苗。

(4)治疗

当池塘内发现患有败血症的鳜鱼后,可以选用漂白粉向池塘内泼洒,要确保泼洒均匀,使池水中的漂白粉浓度达到1—1.2mg/L;也可选用三氯异氰脲酸向池塘内泼洒,保证泼洒均匀,泼洒后应使池水中的药物浓度达到规定要求,即0.4—0.5mg/L。

2、烂鳃病

(1)症状

烂鳃病是一种由柱状嗜纤维菌所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患病的鳜鱼鳃上有大量黏液,鳃丝呈现出肿胀的状态,伴有出血点。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病鱼的鳃丝上会黏附淤泥,且末端的软骨会出现外露的情况,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

(2)诊断

对于烂鳃病,可以采取观察的方法进行诊断。通过观察病鱼,若是鳃丝有黏液、肿胀、附有淤泥、软骨外露,则可初步确诊。

(3)预防

针对鳜鱼烂鳃病,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①向池塘内放养鱼种前,可将鱼种放入装有浓度为10mg/L的漂白粉,或是浓度为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时间控制在15—30min左右。

②鳜鱼养殖期间,应当加大饲养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池塘的水质,以此来增强鳜鱼抵抗病菌侵袭的能力。

③在烂鳃病高发的季节,向池塘内全面泼洒生石灰,每月1—2次,根据池水的pH值确定生石灰的泼洒量。

(4)治疗

除用漂白粉和三氯异氰脲酸泼洒全池外,还可以用五倍子泼洒;用浓度为0.3%的氨水,对搅碎的大黄浸泡一夜,次日清晨全池泼洒,使经过处理后的池水中大黄的浓度达到2.5—4mg/L,由此能够对烂鳃病起到治疗的效果。

3、白皮病

(1)症状

当鳜鱼体表受到损伤后,致病菌便会从伤口处侵入造成感染。白皮病的主要症状如下:患病的鳜鱼在发病初期阶段时,背鳍基部、尾柄处会出现白色的小点,若是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则白色的小点会快速扩散至整个背鳍和尾鳍处。当尾鳍呈现为白色后,会逐渐腐烂,病鱼表现出头下尾上的状态,悬于水中,偶见挣扎,直至死亡为止。

(2)诊断

在对白皮病诊断时,可以采取观察的方法,若是鳜鱼背鳍基部至尾部的体表呈现为白色,且有明显的损伤痕迹,则可初步确诊为白皮病。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可进一步确诊。

(3)预防

为有效预防鳜鱼白皮病的发生,养殖期间,应当防止鳜鱼体表损伤,避免病菌从伤口处侵入。

(4)治疗

使用浓度为10mg/L的漂白粉对病鱼浸洗,每隔24h浸洗1次,一般3次即可见效;使用浓度为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病鱼进行药浴,时间控制在20—30min左右;选用含有效氯60%的漂白精,洒布全池,从而使池水中的漂白精浓度达到0.5—0.6mg/L;选用金霉素或是土霉素溶液,前者的浓度为12.5mg/L,后者的浓度为25mg/L,对病鱼浸浴,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向池塘内泼洒水体消毒灵,使池水中消毒灵的浓度达到0.2—0.3mg/L。

4、水霉病

(1)症状

感染水霉病的鳜鱼,在发病的初期阶段时,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当菌丝开始在伤口处大量繁殖后,便可看见棉絮状的菌丝,颜色以白、黄为主。若是鱼卵被水霉菌感染,菌丝会在卵膜的外部生长,呈现为毛绒状。在病鱼的体表及背鳍上的硬刺顶端,有明显的絮状物,颜色为白色。

(2)诊断

水霉病可以通过观察的方法诊断,当鳜鱼的伤口位置处有大量的棉絮状丝状体,且颜色为白色或是黄色时,便可初步确诊为水霉病。从鳜鱼的病灶位置处取组织做成封片,可以发现大量的菌丝,由此可以确诊。

(3)预防

要始终保持池塘的水质良好,用60目的网片对孵化环的进出口进行过滤;为有效预防水霉病的发生,在鳜鱼养殖期间,应当防止体表受到机械损伤,避免病菌从伤口处侵入。

(4)治疗

选用浓度为1.5—2mg/L的亚甲基蓝浸泡病鱼,每天1次,持续3天可以见效;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对病鱼浸洗,时间控制在10min以内;用浓度为1%的食盐水,适量的食醋,对病鱼浸泡,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

5、车轮虫病

(1)症状

当少量的车轮虫寄生于体型较大的鳜鱼身上时,基本上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如果车轮虫寄生在鱼苗上,则会导致鱼苗的游动速度变慢,呼吸变得困难,若是治疗不及时,鱼苗则会死亡。车轮虫作为一种寄生虫,会在鳜鱼的身体表面和鳃部移动,导致寄生位置处的表皮细胞受损,病鱼身体会呈现为局部灰白色。

(2)危害

鳜鱼养殖期间,车轮虫病可能发生,该病不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在苗种的生产阶段危害性最大,严重时,将会造成鳜鱼大批死亡。因此,必须对车轮虫病的防治予以高度重视。

(3)预防

鳜鱼养殖期间,应当对鱼苗的放养密度加以控制,选用适口性好的饵料进行投喂,以此来提升鳜鱼的抗病能力,降低车轮虫病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4)治疗

用3%的食盐水对病鱼浸洗,时间以15—20min为宜;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二者的比例控制在5:2,向池塘内均匀泼洒,使池水中药物的浓度达到0.7mg/L。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因素会影响硫酸铜的浓度,从而导致药效降低。因此,用药后要观察2h左右,若是鱼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则应向池塘内加注新水,稀释药物浓度。向池塘内泼洒药物之后,可以将增氧机打开,防止鳜鱼因缺氧而死亡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鳜鱼败血症、烂鳃病、白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疾病防治,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对鳜鱼养殖质量和产量带来的影响,如此方可确保养殖户能够获得预期的经济收入,并促进当地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