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农技推广
农技推广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技推广
优质强筋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
2024-07-31编辑:作者:陈丽霞 陈丽锋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强筋小麦又被称为强麦,其特点是面筋数值高、筋力强,我国于90年代开始培育强麦品种,山东是优质强麦的主产省份,省内多个地区都是以强麦种植为主。为实现强麦优质、高产的目标,除了要掌握相关的栽培管理措施之外,还要做好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借此就优质强筋小麦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一、优质强筋小麦栽培管理措施

1、播前整地

强麦播种前要先对栽培地精耕细整,并通过相应的措施培肥地力,给强麦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为优质、高产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1)精耕细整

为达到预期中的整地效果,要依据深、细、净、实、平的标准开展整地工作,具体要点如下:整片强麦种植地块均需要通过机耕的方式整地,作业期间要对耕深严格控制,以22-26cm之间为宜,不宜过深或过浅。机耕整地完毕后要配合机耙,将种植地内的土壤耙细、耙实,将潜藏于土壤当中的土坷垃、根茬等清除干净,并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的状态,机耕后的土壤要复平。在强麦播种前进行整地,要使畦面保持平整,畦宽控制在2.5-3.0m之间,畦面不宜过长,以免对节水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整地后、播种前要对土壤墒情进行检测,若是墒情不足,则应当造墒,土壤为粘土时,0-20cm耕层的含水量以20%为宜,壤土以18%为宜,砂土以16%为宜,要在墒足的前提下对强麦进行播种,以此来确保全苗。

(2)培肥地力

最适宜强麦生长的土壤条件为:土体密度为1.2g/cm³、孔隙率50%-55%、有机质含量>1.0%、pH值在6.8-7.0之间。同时,土壤中应当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并且还要有较强的供肥能力。通过有机肥的施用能够使强麦的籽粒品质得到显著改善,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的含量随之增加。通常情况下,有机肥的总施用量为2000kg/667m2,纯氮、纯磷和纯钾的施用量分别为14kg/667m2、7.0kg/667m2和7.0kg/667m2,硫酸锌的施用量为1.0kg/667m2。除此之外,秸秆还田在培肥地力方面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可结合实际情况对秸秆进行还田。需要注意的是,当大田的肥力比较一般时,应将全部有机肥、氮肥的50%和全部的磷肥、钾肥以及锌肥作为底肥在整地时施入。翌年春季,当强麦进入拔节期时,将剩余的50%氮肥施入。

2、选种播种

(1)选种

强麦的品种选择是栽培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若是选择的品种不当,则采用再好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措施,也很难保证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所以必须对选种环节予以重视。选种时,应当以种植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作为主要依据,确保所选的强麦品种具有高抗性和高产量等特点,同时应参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对选种指标加以控制,具体如下:湿面筋的含量应当达到35%以上、面团的稳定时间不低于7min、抗延阻力在450EU以上,延伸性不小于18cm、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除此之外,要保证强麦品种在栽培前期具有良好的抗旱性,中期抗穗发芽,后期抗病、耐湿,由此能够避免各种不良气候影响强麦的生长发育。

(2)预处理

强麦播种前,要做好预处理工作,这是确保种子成活率的关键。对强麦种子精挑细选,将质量不合格的种子全部剔除,尤其是虫蛀的种子,随后对挑选出来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具体做法如下:采用沙培发芽法,除种子之外还需要准备细沙、清水以及容器等。试验正式开始前,先对强麦种子进行浸泡,随后将细沙放入容器内,并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入容器内,种子的埋深控制在1.0cm左右,再向容器内注入清水,要对清水的加入量进行控制,避免出现积水的情况,最后将容器置于20-25℃的环境中,并定期浇水,使容器内的细沙保持湿润。之后每隔3天或是7天,检查一次容器内种子的发芽状况,并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为预防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应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是药剂拌种,包衣时,可以选用浓度为50%的麦迪安,比例为1:500;药剂拌种则可选用浓度为50%的福美双,用量控制在种子总量的3%,拌好的种子应在播种前闷种,时间不少于24h。

(3)适时播种

①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可将强麦的播种时间选在每年的10月上旬,最佳的播种温度为15℃左右。则应每隔3-4年左右,对地块进行一次深耕,通过深耕改善土壤的透水性,水肥的利用效率将会随之提升,有助于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

②强麦的生长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播种量的影响。因此,要确保播种量合理。播种时应分析土壤,并结合产量要求,对播种量加以控制,以10kg/667m2为宜,如果是晚播,则可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播种量进行适当增加,但不宜增加的过多。

③目前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强麦播种环节中实现了全程播种机播种。作业期间要对播种深度和行距加以控制,其中播种深度以3.0-5.0cm为宜,行距以18-20cm为宜。

3、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

强麦播种完毕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便会长出麦苗,在麦苗生长的初期阶段,要做好查苗补种、松土灌溉、促弱控旺等工作。

①强麦出苗阶段,要对麦田全面检查,看有无缺苗、断垄等现象,当相邻麦苗的间距超过17cm时,可视作断垄,如果间距超过10cm,则说明缺苗。在田间补苗的过程中,要确保用于催芽的种子与田间的品种相同,当催芽的种子发育好以后,便可将其补种在垄上。

②通过松土能够使麦田内的土壤更加疏松,有助于透气性的提升,对于麦苗的生长极为有利。所以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麦田进行中耕松土,消除板结的土壤,并灭除田间杂草。随后按照田间土壤的含水量开展灌溉工作,要控制好灌溉量,以30-40m³/667m2为宜。灌溉后,应结合麦苗的长势进行保墒。

③麦苗生长初期如果出现节间伸长的现象,要抑制其生长。对于长势比较弱的麦苗,可增施尿素,以此来促进其生长。

(2)中后期管理

麦苗生长发育进入中后期阶段时,要做好除草和水肥调控等工作,为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当田间出现大量杂草时,会与麦苗争夺养分,为此必须及时除草,如果杂草比较少,则可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处理,若是杂草较多,则应选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进行处理。使用除草剂时,必须严格控制浓度和用量。除草后,可按照实际情况,对麦苗进行灌溉和施肥,以保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给。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