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增长和优质蔬菜需求增加,传统露地蔬菜种植模式受限。为全年供应优质蔬菜,需发展设施蔬菜种植技术。该技术能打破自然环境限制,创造适宜生产条件。但设施蔬菜种植技术要求高,需关注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应构建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避免药物残留。本文结合实际,探讨设施蔬菜种植技术,供同行参考。
1、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①标准设施大棚的建设
选交通便利、平坦肥沃、水源充足地建蔬菜大棚,规划基地布局、道路等设施。挖深坑,安竹木或镀锌钢管为骨架,覆塑料薄膜。建高约4m、下宽5-6m、上宽1.8-2m三面墙,向阳面用钢架或竹架覆膜,采光角>30°。设大棚入口,装灌溉、施肥、保温系统。验收合格后,整理土地,准备种植。
②翻耕整地
蔬菜种植前大棚翻耕整地,目的是松土、改善土壤结构、去除杂草与病虫害,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土壤环境。一般在蔬菜收获后或种植前,天气适宜、土壤湿度适中时进行,翻耕次数每年 2 - 3 次,深度 20 - 30cm,可用犁、耙等农具,必要时先除草。同时要加强基肥施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生物肥为辅,如堆肥、猪粪、牛粪等有机肥,氮、磷、钾肥等化肥,菌肥、生物有机肥等生物肥。根据土壤肥力、蔬菜品种及生长需求确定施肥量,通常有机肥每亩 3000 - 5000kg,搭配 45% 氮磷钾复合肥 20 - 30kg、过磷酸钙 10 - 20kg、硫酸钾 15 - 25kg,生物肥每亩 20 - 30kg,必要时用少量微量元素肥料。将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撒在土壤表面后深翻,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③种植茬的确定
常见的种植茶主要包括了春季茬、夏季茬、秋季茬和冬季茬4种。早春茬适合种植速生蔬菜品种如黄瓜、番茄、菜豆、莴苣等,晚春茬适宜种植生长发育期较长的蔬菜品种如白菜、甘蓝、花菜、胡萝卜。夏季茬适合种植耐热、生长迅速的蔬菜品种如南瓜、冬瓜、苦瓜、菠菜、空心菜等,同时还可以搭配种植一些秋延后的蔬菜品种如辣椒、茄子、黄瓜等。秋季茬适合种植生育期较长的蔬菜品种如白菜、甘蓝、花菜、胡萝卜,搭配种植早熟的越冬蔬菜品种如菠菜、生菜、油菜等。冬季茬主要种植耐寒、生长缓慢的蔬菜品种如莴苣、油菜、生菜等,同时种植一些温室栽培的蔬菜品种如番茄、黄瓜、辣椒等。在确定茬口时,还需考虑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市场供应等因素。同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蔬菜品种的生长特性,合理调整茬口安排,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
2、设施蔬菜移栽定植
在设施蔬菜移栽定植过程中,要依蔬菜种类确定定植技术规范。蔬菜移栽株距和行距由品种、生长周期、土壤肥力、种植密度等因素决定,如番茄、黄瓜株距25cm、行距35cm,生菜、菜心株距20cm、行距30cm。定植深度按品种和生长周期定,以根系覆盖土壤且露1 - 2cm为宜,如菜心等浅根系蔬菜定植深度3 - 5cm,番茄等深根系蔬菜5 - 10cm。大田定植数量也由品种、生长周期、土壤肥力等决定,茄子等每亩3500 - 4000株,生菜等每亩8000 - 10000株。整地后起垄,垄高10 - 15cm、垄距可调,起垄后灌透水。依蔬菜品种和大棚种植选移栽方式,幼苗适宜阶段定植,先开沟放苗,再覆土压实,使根系接触土壤,定植后灌透水保成活。
3、设施蔬菜大棚管理
①温度湿度调控
温度调控:蔬菜生长白天温20-30℃,部分如西瓜、甜瓜需25-35℃,夜间10-20℃,茄果类需15-18℃。冬季多重覆盖栽培,如地膜、棚膜加草帘、再加塑料薄膜,必要时加温。夏季加强降温,通风、遮阳网降温。棚内气温升至30℃时通风,稳定在25-30℃。湿度调控:土壤湿度60%-70%,空气湿度50%-70%,通过浇水、地膜、滴灌等方式调节土壤湿度,通风、喷雾、无滴膜等方式调节空气湿度。
②通风管理
温度计应悬挂大棚中央,避免直射和近墙,高度约1.5m。冬季每2-3小时监测一次温度,早晨和傍晚通风最佳。通风分自然和强制,依需选择。确保光照不少于10小时,不足可补光。记录温湿度光照数据,分析调整通风策略,排查异常。
③滴灌系统的构建
设施蔬菜栽培中,为调控大棚温湿度、防病虫害,应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系统由首部枢纽、主管道、滴灌带组成。首部枢纽含水泵、过滤器等,需据大棚面积、土壤、水源选设备。主管道输水至滴灌带,选PE或PVC管,规格依大棚形状定。滴灌带选择考虑蔬菜品种、生长周期、土壤状况,备好连接元件,确保系统稳定。
④水肥一体化
滴灌施肥是高效农业技术,能节水、节能并减少养分流失。操作时通常选蔬菜生长旺盛期,如苗期、开花期、结果期等,还需依作物生长与土壤养分状况定期进行。滴灌量由作物需水量、土壤湿度、天气等因素综合确定,每亩控制在30 - 50m³,每次1 - 2小时,间隔2 - 4天,通过调节滴头数量和流速保证作物吸收。施肥量依作物需肥量、土壤肥力、养分回收率等确定,较传统施肥减少,常用可溶性速效肥料。施肥前选合适肥料类型与比例制成肥液,注入施肥设备经滴灌系统输到根部。施肥中密切观察作物生长,异常时调整施肥量与滴灌时间,结束后及时冲洗管道防堵塞,一般继续滴水30 - 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