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铃薯这一营养丰富的农作物更受青睐,并在食品加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了我们的饮食多样性。本文将探讨实施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并分析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环境条件。我们将从土地选择、品种挑选、种薯处理、播种技巧、田间管理到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这些技术要点的应用,确保马铃薯的高产与优质。
一、马铃薯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1、水分要求
马铃薯生长中对水分需求较大,但是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倘若水分过少,马铃薯无法获取足够的水分就会出现生长停滞或死亡,而水分如果过多,则可能使其淹死,无法正常生长。对此,相关种植人员要严格控制土壤的水分,以确保马铃薯质量、产量达标。马铃薯的蒸腾系数在400~600之间。如果总降雨量在400~500mm之间,且均匀分布在生长季,即可满足马铃薯的水分需求。
2、养分要求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要十多种营养元素,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马铃薯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要求有着明显不同,其中对养分要求比较高的阶段是发根时期,这一时期会对钾、磷、氮等矿物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在该时期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具体是结合其养分要求,及时对马铃薯进行施肥,从而更好地促进马铃薯生长。
3、温度要求
一般种薯在5℃就可以正常发芽,但这并不是最佳发芽温度。根据对马铃薯生长特点及环境要求的分析,15℃才是它的最佳发芽温度。而在茎叶拓展期,比较适宜的温度应该是19℃。结薯期的适宜温度为13℃。
二、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1、地块选择
植株对土壤要求十分严格,以表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为适宜,特别是孔隙度大,通气度良好的土壤,更能满足根系发育和块茎增长对氧气的需要。一般而言,马铃薯的种植对环境要求并不是十分苛刻,但是如果可以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条件优越、土质疏松的地块进行种植,必然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另外,在地块选择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茬口问题,一般最好选择前茬作物为麦类或豆类作物的地块,切勿与茄科作物连作。在确定好地块后,还要对地块进行有效处理,通常包括前茬的收割、杂物的清理、施加有机肥、翻耕、起垄等,这些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为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最终实现其产量与质量的大幅提高。
2、品种选择
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后期经济效益,因此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综合考虑种植区域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特征,来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辽西地区是辽宁省马铃薯种植的重要区域,无论是地形地貌,还是气候特点、土壤环境等,都十分适合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在早春品种种植过程中,为确保预期种植目标的达成,在进行品种选择时,种植户需尽量选择早熟、高产和稳定的种薯,同时结合种薯的品质,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种薯,严禁选用表面有尖头和畸形的种薯。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有荷兰15、早大白、红眼、美圆红等。
3、种薯处理
当基层产业机构和种植户完成品种挑选工作后,为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品种的出芽率,对品种进行科学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品种处理过程中,基层产业机构和种植户一方面需在对薯块进行催芽过程中要做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工作,使马铃薯薯块获得适宜并且无菌的催芽环境;另一方面为确保脱毒马铃薯的优质生长,种植户还要用干净的刀具切割马铃薯,保证各个马铃薯薯块上均具备充足的芽眼,并且谨遵“随种随切”的原则。
4、播种操作
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后,苗床准备工作也要做好,尤其对于早春马铃薯品种来说,由于早春气温冷凉,在进行种植前还需做好苗床准备工作,确保苗床畦温度的适宜性。另外要注意土壤的盐碱度,实践证明马铃薯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据研究当土壤pH值在4.8~7.0时,马铃薯生长发育比较正常。当土壤pH值在5.0~5.5时最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为避免后期栽培过程中死苗问题的出现,在进行播种前工作人员还进行灌水处理,以此来降低土壤的盐碱度,并进行深耕作业,在深耕时需将耕深控制在30cm左右。如果是地膜覆盖马铃薯,播种时间通常在3月下旬左右,而如果是露天马铃薯的播种,则需要晚一些,大概20天即可。播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播种的深度,通常需要结合土壤的湿度、温度进行确定,举例来讲,如果土壤温暖、干燥,播种深度通常在10cm左右就可以;而如果土壤寒冷、潮湿,播种深度要相对浅一些,控制在5cm左右。
5、田间管理
①培土除草:为了避免幼苗被烤伤,在种薯播种后20天左右就要开展进行培土破膜引苗。而第二次的培土破膜引苗,一般在马铃薯长出叶子后进行,但要注意的是,为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需要在破膜引苗后使用细土及时进行对孔口进行封闭。除此以外,当马铃薯齐苗后,应及早完成第一次除草作业,之后则要根据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时开展除草,其目的是减少杂草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同时,马铃薯齐苗后还要开展第一次培土,必须强调的是,培土土层不宜太厚,在现蕾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高培土。
②肥水管理: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马铃薯生长对水分有着一定要求,但是要清楚的是,马铃薯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生长前期一般对水分要求较低,而到了花蕾期至盛花期,就需要大量水分满足其基本的生长要求。在明确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后,还要注意对传统浇灌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如目前比较常见的膜下滴灌技术就非常值得推广应用,其不仅可以有效满足马铃薯的水分要求,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另外,还要做好肥料的施加作业,该项工作的开展原则为宜少不宜多、宜早不宜晚。同时,在施肥前要根据马铃薯的实际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切勿随意选用肥料进行盲目施肥。
6、适时收获
马铃薯集中收获的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左右,采用的收获方式主要为整体收获与分段收获的方式。所谓整体收获,其实指的是一次性全部收获,而分段收获则是根据马铃薯的成熟情况,选择成熟度合适的马铃薯进行收获。一般在马铃薯的实际收获中,主要采用的是分段式的收获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收获前需要先进行杀秧处理,对此可以使用杀秧机进行操作,以提高收获的效率。另外,在收获结束以后,要对马铃薯进行统一清理,同时及时进行贮藏。贮藏时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一般温度在1℃~3℃左右,湿度则控制在85%~90%左右,同时应当确保窖内的空气流通条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