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畜牧兽医
畜牧兽医 您的位置: 首页 > 畜牧兽医
肉鸡疾病防控:诊断与治疗
2024-09-12编辑:作者:李晓萌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20(7中)封底.jpg

一、鸡痘

此传染病是由禽痘病毒传染形成,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1、临床症状

传染皮肤型鸡痘的病鸡眼角、面颊等没有毛的部位出现绿豆状痘疱,此类型鸡痘死亡率偏低;传染黏膜型鸡痘的病鸡口腔和咽喉部位有纤维素状灰白色假膜,阻碍病鸡正常呼吸,死亡率达到20%左右;传染混合型鸡痘的病鸡综合上述两种病状,死亡率高达40%以上。

2、剖检

对病鸡剖检,在气管开口部位可见溃疡状,黏膜附着到溃疡上,伴有出血裂口。病鸡肺部充血,有浑浊状物质充盈气囊。

3、预防措施

①对7日龄以上雏鸡接种痘苗,接种后7d左右刺种部位出现起泡状态,之后会逐步干燥结痂。②加强鸡舍环境清理,消灭蚊虫,减少病菌传染载体;一旦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彻底清理消毒养鸡场。

4、治疗技术

①对病鸡从咽喉部位吹入少量的冰硼散,每日用药2次,连续用药5d。②对病鸡喂服土霉素片0.25mg、维生素C 50mg、氢可化的松10mg,连续喂药3d。③对病鸡肌注药剂,选用病毒灵或青霉素,每日注射2次。④稀释NDI细苗15倍液,每只病鸡注射0.3mg。④采用中药治疗,用紫草100g、明矾100g、龙胆草50g煎熬,煎熬用水5L,可用于1000只肉鸡饮用,连续投药3d,早晚各用药1次。

14(5中)封底.jpg

二、沙门氏菌病

此传染病经过种蛋传播,对7-10日龄雏鸡危害较大,能够造成雏鸡大批死亡。在肉鸡饲养中,常见的沙门氏菌病为鸡白痢和副伤寒。

1、临床症状

病鸡扎堆在一起取暖、羽毛凌乱、进食量减少、排泄灰白色稀便。病鸡肛门周围黏着粪污,与绒毛黏在一起形成粪痂,最终堵塞肛门导致病鸡无法排便。

2、剖检

对病鸡剖检后发现卵黄无法正常吸收、肝脏肿大、伴有条纹状出血点、肝脏处有部分坏死。病鸡胆囊肿胀、肝肺处发现白色坏死的病斑点。病鸡的输尿管肿胀、肾小管扩张、积聚白色尿酸盐。

3、预防措施

对沙门氏菌病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可以通过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来控制传染病。对7日雏鸡的饮水中掺入柏兰肠清配合维多利,对10-20日雏鸡的饲料拌入禽用肠清。也可以采用中药拌入饲料中用于预防沙门氏菌病,选用柏杨泻痢康拌料。

4、治疗技术

对病鸡采用痢康配合禽壮肥大素掺入到饮水中,连续饮入3-5d。也可以采用恩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部分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传染性法氏囊病

此传染病多发于20-30日龄的肉鸡,从发病到死亡仅需7d左右,3d内的发病率可达30%以上。

1、临床症状

在患病初期,病鸡饮水量突然增加,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颓废,经常为呆立不动状态。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自啄肛门部位,排泄白色淘米水样的稀粪。到病情后期,病鸡十分虚弱、卧地不起。当雏鸡患病后,如果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将此病快速传染给成年鸡,传染渠道为饲料、器具、排泄物等。

2、剖检

对病鸡解剖后发现,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部位出现条纹状的血斑,肾脏处积聚大量的尿酸盐,表现为花斑肾状;部分病鸡的法氏囊呈黄色胶冻状,黏膜上有渗出物,为奶油色纤维素状。

3、预防措施

①对18-20周龄种鸡接种IBD油佐剂灭活苗,再在40-42周龄时接种第二次,提高母源抗体水平,有效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②对雏鸡接种法倍灵、B87株等法氏囊中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可降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率。免疫程序为:抗阳性率低于80%的雏鸡群,于10-16日龄免疫1次;抗阳性率在80%-100%的雏鸡群,于7-10日龄免疫1次;抗阳性率达到50%的雏鸡群,于14-18日龄免疫1次。

4、治疗技术

①当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时,立即对全体肉鸡注射抗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控制疫病传染,在注射后第14d,向全体肉鸡注射法氏囊中毒疫苗进行群体免疫。②在肉鸡的饲料或饮水中混入速效管囊散,控制用量,连续投喂3-5d。③对病症较轻的肉鸡,搭配黄芪、蒲公英、马齿苋、葛根和生甘草,将其磨碎成粉末,用水熬煮粉末,每千克药粉中加入10L水,熬制30min,之后压榨,制备成3L的中药,待冷却后让病鸡服用,每日服用3次,每次10mL,可连续服用12日。④对病症较重的肉鸡,搭配白芍药、槟榔、黄芪、当归、生菜干、肉桂、木香和大黄,将其磨碎成粉末,用水熬煮粉末,每千克药粉中加入10L水浸泡30min,之后再熬制20min,最后熬成8L。对无法饮水的病鸡进行灌服,每3h灌服1次,每次剂量为10mL。


13(5上)封底.jpg

四、鸡球虫病

此病是常见肠道寄生虫病,带虫鸡是主要传染源,20-50日龄的肉鸡易感染此病。

1、临床症状

病鸡体形消瘦,鸡冠可见苍白色,羽毛凌乱,两翅为下垂状态。病鸡采食量减退,病情严重时无法进食,排泄紫色伴有血色的稀便,粪便与黏液混合粘结到肛门周围的羽毛上。在病情后期,病鸡痉挛或者昏迷死亡。

2、剖检

对病鸡剖检后可见肿大的盲肠,盲肠为酱油色,肠内聚集血液,肠壁增厚坏死。对病程较长的病鸡剖检后发现,肠腔内出现坏死物质,有血凝块,渗出物凝固成栓子。

3、预防措施

在肉鸡出栏后对鸡舍彻底消毒,每周清理鸡舍2次,定时通风换气,消除传染源。采用药物预防,可选用氯苯胍、球痢灵、球虫粉、地克珠利、氨丙啉、尼卡巴嗪等药物进行防治,将药物混入饲料中,控制好用量,可有效预防鸡球虫病。

4、治疗技术

对病鸡灌入妥曲珠利溶液,每日灌服1次;对病鸡饲料拌入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拌料比例为0.03%,连续饲喂7d;对病鸡的饮水中投入磺胺间六甲氧嘧啶,用量为1000mg/kg;对病鸡饮水中投入磺胺二甲基嘧啶,用量为1500mg/kg。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