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Aquatic fisheries
水产渔业
水产渔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鲢鱼规范化养殖技术要点
2024-06-16编辑:作者:班友俊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鲢鱼作为淡水鱼,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养殖。鲢鱼不但生长速度快,而且营养价值也比较高,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为提高鲢鱼的养殖效益,要对养殖过程采取规范化的饲养管理方法,方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鲢鱼生长发育的干扰,还要针对常见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治,这样可避免鲢鱼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发生。

MiMouseShot20240616085425.jpg

1、亲本培育

(1)选择亲本

在鲢鱼亲本培育的过程中,亲本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培育效果。因此,要对该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以确保所选的鲢鱼亲本有完整的鳍条和鳞片、健壮的体质、体表无明显的创伤、无疾病且不携带任何病原体。鲢鱼亲本的体重应不低于4kg,鱼龄超过5年。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亲本的雌雄比例适宜,规格搭配合理,这样有利于提高亲本培育效果。

(2)培育条件

鲢鱼亲本可在池塘中培育,要确保池塘的深度达到2.5m以上,池底越平坦越好,不得存有过多的淤泥,如果池底的淤泥过多,则应在亲本培育前对池塘进行清淤,将淤泥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为亲本培育创造有利条件。配套设施应当齐全,主要包括增氧机、水泵等,池塘必须有独立且畅通的进水和排水渠道,这是最为基本的要求。

(3)放养密度

在鲢鱼亲本培育中要控制好放养密度,每亩水面放养30尾,雌鱼与雄鱼之间的比例控制在1:1.2。为避免鲢鱼亲本的生长发育受到野生杂鱼、浮游动物(大型)等的影响,可在池塘内混养鳙鱼、草鱼等亲本。

(4)池塘管理

池塘是鲢鱼亲本培育的载体,与培育效果密切相关。所以要加强池塘管理,以提高亲本培育效果。

①消毒对池塘消毒时,可以选择生石灰作为消毒剂,用量控制在150-200kg,生石灰在施入鱼塘前,可以先放入木桶、水缸等大型容器内乳化,并趁热洒布到池塘中,要保证洒布的均匀性。池塘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后1周左右,便可将鲢鱼亲本放入。这种消毒方法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不需要向消毒后的池塘内重新加水,可有效避免野生杂鱼及病虫害入塘的情况发生,防病效果优于干塘消毒。唯一的不足之处是需要使用大量的生石灰,导致消毒成本增加。

②调节水质。为培肥水质,可在春季到来时使池塘的水位保持在1.5m左右,这样有助于促进水温的提升,能够为鲢鱼亲本培育创造有利的条件。按照池水的颜色,向池塘内追施微生态制剂,如EM菌、光合细菌以及生物肥料等。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淡水鱼类生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为每年的7月-8月之间,鲢鱼也是如此,在这个时间段内,它们对食物的需求量比较大,每天的排泄量会随着采食的不断增加而增多,由此很容易造成池塘内的水质出现恶化的现象,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池水的含氧量下降,一旦池水中的氧气不足,很有可能导致鲢鱼因缺氧而死亡。为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应在这段时间内,每天利用增氧机来调节池塘的水质。

③施肥。在春季时亲鱼的卵细胞为了快速发育成熟,要摄取大量的养分,从而满足卵黄不断积累的需要,此时向池塘内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生物肥,可以增加池塘的养分。选用腐熟的有机肥,施用量控制在每亩水面300kg左右,并撒施混合粉料作为搭配。

④强化流水。鲢鱼的性腺比较特殊,要通过外界的刺激才能使其成熟。对此可以采取强化流水刺激的方法,当池塘内的水温超过20℃后,缓慢提高水温,不断冲水并增强频率,借助流水对鲢鱼的刺激,达到促进它们性腺生长发育的目的。

⑤巡塘。鲢鱼亲本培育的过程中,要做好巡塘工作,通过巡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的鲢鱼,如缺氧浮头等,可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5)饲料投喂

营养的及时供给是鲢鱼亲本培育中的重要环节,要对鲢鱼亲本的产前投喂予以重视,可以选择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8%的膨化浮性全价饲料。当鲢鱼亲本繁殖后,它们的性腺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退化,为保持身体的正常机能,繁殖后的亲本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从而使越冬期间性腺重新发育。此时的投喂应遵循晚停食的原则,以确保营养补充到位,当池塘内的水温达到10℃以下后,可适当减少投喂量,或是停止投喂。翌年3月,池塘内的水温会缓慢回升,当池水温度保持在12℃以上,便可进行投喂,遵循定点、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每天中午12点左右投喂1次,前期投喂量控制在2-3kg左右,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增大投喂量,以鲢鱼亲本体质量的5%为宜。

MiMouseShot20240616085823.jpg

2、成鱼养殖

(1)放养

在正式放养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水体清整、消毒、足施基肥等。选择鱼龄大、体长超过20cm、健壮无伤、无疾病的鲢鱼进行放养,每年放养的次数为2次,分别在9月-10月之间和2月-3月之间。放养要在成鱼捕捞后及时开展,选择晴好的天气,搬运鱼种时力度要轻,装有鱼种的容器要整体入水,使鱼种从容器内自行进入水中。需要注意的是,鱼种入水前应选择适宜的药液对鱼体浸洗,消灭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以避免放养后造成大规模的疾病感染。

(2)混养

不同的鱼种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为使水体空间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并避免饵料浪费,可在鲢鱼成鱼的养殖中,与其它鱼种混养,如草鱼、鲤鱼等。混养时要以鲢鱼为主,其占比应不低于80%,如果是三种鱼混养,则其它两种鱼的比例分别为10%,每亩水面以200尾为宜,其中鲢鱼为160尾,草鱼和鲤鱼各20尾。混养过程中,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并使鱼种合理搭配,保证天然饵料充足,能够给鱼群提供足够的营养。

(3)养殖管理

在鲢鱼成鱼养殖期间,养殖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确保渔业生产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所以,要对养殖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①经常巡视。定期检查设置在进出口位置处的拦鱼设备,发现松动及时加固,在特殊天气到来前,如暴风雨等,应加大检查力度,增加巡检频次,发现问题后及时修补加固。

②通过“四看”辨别鲢鱼的饥饱,以此为依据开展投喂工作。“四看”具体是指看鲢鱼吃食的时间长短、看鲢鱼的生长大小、看水面的动静状态、看水质的变化情况。投喂后3h左右全部吃完说明投喂量正常,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吃完,则表明投喂的饲料不足,若是超过4h饲料仍未吃完,则下次投喂可适当减量,以免造成浪费。当鲢鱼逐渐长大后,采食量增加,原本投喂量无法使鱼群吃饱,此时要适当增量。投喂后鱼群在水面上频繁活动表明饥饿,要及时投喂,当鱼吃饱之后,便会沉入水底,此时的水面会恢复平静。鲢鱼属于肥水鱼,它们以浮游生物为食,通过观察水质的肥瘦变化,可以判断出投喂的饲料是否能够满足鱼群的生长需要。

③要始终保持水质的清洁,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如果水面上出现病死鱼,并且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则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处理。定期对鲢鱼的生长情况加以检查,并对体重、身长进行准确记录,以此作为下一阶段养殖计划制定时的参考依据。

④最适宜鲢鱼生长的水温为23-32℃之间,鲢鱼作为肥水鱼种生长速度相对较快,2龄时的体重一般能够达到2.5kg以上。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