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瘟病
①发病规律及症状
水稻瘟病菌为此疾病病原,真菌病原体可在土壤中、茎秆、叶面上生存,湿度、温度比较适宜时可快速繁殖对水稻造成感染。出现此病害后,会有灰黑色小斑点出现在叶片上,随着疾病发展,斑点会融合并扩大,导致大斑块形成。秆部、叶片遭受感染后,会出现枯黄、弯曲的问题,甚至会导致植株逐渐死亡,减产可达40%~50%,严重时会导致颗粒无收。
②防治方法
进行防治时,要做好土地管理,染病稻株及时处理,对土地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处理,让病菌的侵染减少。进行施肥管理时,要注意钾、磷、氮肥的配比,基肥进行科学配置,做好化肥、有机肥的配合使用。疾病出现的初期,可以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40g,兑水50 kg进行喷雾。
2、稻飞虱
①发病规律及症状
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比较严重,此害虫的体长一般为2~3mm,成虫和若虫,分别为棕褐色、黄绿色。这种害虫会吸食水稻汁液,对茎秆、叶片、穗部产生危害。在分蘖期~抽穗期,此虫害的危害最显著。水稻受害后其生长会受到阻碍,叶片逐渐枯黄并卷曲,情况比较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降低水稻产量。
②防治方法
在稻飞虱的防治中,要加强田间管理,根据种植实际确定种植密度,确保田间有优异的通风条件。巡查田间时如果发现迁飞迹象,要及时进行防控。采用化学措施,可在初期按照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g/667m2,或者使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20g/667m2兑水60~70kg进行喷雾,以此对虫害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