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您的位置: 首页 > 病虫害防治
小麦赤霉病频发,绿色防控技术如何为粮食安全护航?
2025-03-06编辑:作者:程道双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赤霉病3.jpg

赤霉病,也称烂穗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其繁殖受空气中湿度影响。小麦抽穗和灌浆期若阴雨天超过70%,赤霉病可能大流行。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此病尤为严重。本文研究了赤霉病的发生条件、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以有效防治。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与发生特点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病害,尤其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发病严重。病原体在土壤湿度超过50%、温度超过7℃时形成子囊壳,若气温升至12℃,子囊孢子孵化,降雨时通过风和雨传播,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严重时可导致100%的病穗率。感染此病的小麦籽粒含有毒素,食用后可能引起人类中毒。不同地区、品种、播种时间、前茬作物种类、植株长势和防治次数都会影响赤霉病的发病程度。此外,小麦生长各阶段都可能发病,但以穗腐危害最大,尤其在扬花期至灌浆期。

二、小麦赤霉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1、调整种植结构

农业种植应采用休耕轮作方式,即在特定区域暂停种植以恢复生态,以及在同一田地按顺序种植不同作物。这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杂草和病虫害。在病害风险高的地区,秋播时应调整种植结构。

赤霉病2.jpg

2、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抗病小麦品种可降低发病概率和病情严重度。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合适品种,避免盲目引进新品种。优先考虑耐湿、花药少、花期短、抽穗整齐的品种,如镇麦5号、8号、168号,扬麦12号、20号、25号,宁麦13号等。江淮南麦区和中麦部应慎用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同一地区建议种植2至3个主推品种,辅助2至3个品种,以减少病害风险。

3、加强田间管理

①翻耕灭茬有助于降低病虫害,提升作物质量。此过程涉及破碎收割后地面上的根系和秸秆,保持土壤松散,减少酸化,促进土地恢复和提高播种质量。翻耕还能使虫卵和病原孢子暴露,增加它们被自然因素消灭的机会。

②合理利用秸秆,减少土壤菌源。秸秆还田时,控制每亩150~250千克干草量,过多则需增加氮肥。秸秆应迅速施用,防止水分流失,长度不超过10厘米,翻耕入土后覆盖严密,确保小麦出苗均匀。选用无病害秸秆,减少病菌传播。病害秸秆应高温堆腐或销毁。为防病虫害,建议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若需连作,应深翻还田,避免浅层还田。

③适时适量播种,合理安排植株密度。过密会导致通风不良和光照不足,过疏则浪费土地资源和降低产量。确定密度时需考虑气候、土壤、水源和品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春小麦应在10月下旬前播种,以利于抽穗并减少病害。

④平衡施肥,降低田间湿度,分层施用有机肥以提升土壤肥力和降低成本。在小麦出苗至越冬前,合理施肥以避免冻害和过旺生长导致的减产。针对雨后和冬季,及时清理沟渠,排除积水,减少病害,保障小麦健康成长。

赤霉病1.jpg

4、选用高效药剂

选择防治药剂时,优先考虑低生物毒素、有效防治赤霉病的化学药剂,如多菌灵·三唑酮等。挑选标准包括持久性、耐雨水和渗透力,次要考虑白粉病和锈病防治。避免使用易导致抗药性的单剂,可添加助剂以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升效果。二次防治应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施药时要科学,严格按说明书比例,确保水量和药量充足,均匀喷洒,实现一喷三防,高效管理多种病虫害。

5、利用无人机防治

无人机技术的成熟让种植户能使用搭载先进传感器的无人机进行小麦生长监测和精准施药。这些无人机通过自动规划的飞行路线实现精准喷洒,提高了施药效率,减少了资源消耗。无人机的自动控制确保了喷洒均匀,节约了用水和农药,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它们的下沉气流增强了药剂效果,提高了防治效率,并能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在病虫害高峰期,无人机能快速多次作业,有效控制病虫害。无人机的机动性使其适用于分散的小块农田。为确保无人机防治效果,操作人员需检查设备、规划路线、关注天气,并在飞行后进行维护和飞行日志分析,以优化作业。 

6、开展科学防治

防治赤霉病应采取全面防控策略,以预防为主,适时防治,积极应对,及时喷药。重点推广监管、品种、时机、药械和药剂的防控技术,以减少病菌和病害严重程度,确保小麦优质高产。最佳防治时间为扬花初期,随后根据年份和品种情况调整用药频率。

首先,根据气候和温度预测赤霉病趋势。其次,选择防治赤霉病的药剂,同时考虑其他病害。使用自走式喷雾机等设备进行交替施药。小麦齐穗后至扬花前开始防治,每5至7天施药1次。若遇多雾或阴雨,提前施药,并在抽穗期完成首次施药。施药后6小时内若遇雨,需补施以保证药效。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