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提升辣椒的丰产栽培效果,避免辣椒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种植户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重视土壤的改良、肥料的选择和施用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辣椒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生长条件。
1、品种选择
在辣椒栽培中,种子选择不可或缺,需重视以下几点:
首先,依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种。温暖湿润区辣椒生长快、产量高,寒冷干燥区则相反,所以要选适合当地的品种。
其次,选抗病性强的种子。辣椒易受疫病、炭疽病等侵袭,影响生长甚至死亡,抗病品种可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此外,尽量选产量高的种子,因其是经济作物,产量关乎种植户收入。
最后,考虑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种植规模和品种,需求量大的品种能让种植户获更好效益,选种时应了解市场需求情况。
2、育苗过程
①前期准备
首先,选背风、向阳、排灌便捷区域作苗床,宽 1 米、长 10 米,前茬禁种茄科类蔬菜,利种子生长发育。
其次,配置营养土,选 3 年内未种马铃薯或茄科类植物的土壤,按 7∶3 加有机肥,供足养分保稳定生长。
然后,育苗前处理种子,太阳下晒 72 小时,清水泡 3 小时,用链霉素泡根腐病种子防病虫害。播种前浇足水,撒细土、药土,盖 0.6 厘米营养土保湿。
最后,科学育苗,控温湿,定期查苗床水养,防治病虫害,保清洁卫生。
②床土准苗
首先,准备 2 份混合物,由腐熟农家肥与普通过磷酸钙和硫酸钾肥料混合,按科学比例提供辣椒养分。
接下来,将混合物撒苗床,使土壤肥沃,促种子发芽出苗。
其次,混合物增肥力,促生长发育。
最后,提高发芽率,壮幼苗,改善土结构和保湿。
③播种时间
辣椒种植时间因地区而异,结合当地温湿度,通常 2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最佳,此时气温回升,宜种植。
④播种密度
辣椒育苗每亩地播 20 至 30 克种子,科学控制密度,防过密缺水肥或过疏不达产量。
⑤种子处理
播种前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泡种子促发芽,呈白色。播时施预防药物或杀菌剂,降病虫害概率。控制播种密度为 3 克 / 立方米,禁与豆类套种。
⑥播种方式
播种前 1 天浇水,喷多菌灵控制病菌害虫,床土分三层垫层,参考每平方米 330 株的密度播种,盖地膜,搭拱形小棚,依次盖遮阳网和棚膜。
⑦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幼苗,2 - 3 片真叶时假植,选土和容器,控温,适当浇水。出苗率 70% 时揭膜。
⑧幼苗选用
移栽前 7 - 10 天硬化处理,先揭两端棚 1 - 2 天,再揭两侧棚膜,据天气和生长状况决定。选壮苗,高 10 - 15 厘米,茎粗节短,6 - 8 片真叶,叶深绿大厚,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5、移栽处理
在移栽前7天,若移栽地的水分过少,应浇水处理,保证土壤湿度达到移栽要求,为幼苗提供足够的水分,促进根系的生长。
对土地进行施肥。施肥的目的是保证土壤养分含量在35%左右。对此,可使用专用粉施肥处理。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生长。
在开始移栽期间,严禁立即浇水,避免土壤温度下降,影响苗木根系的生长。因此,在移栽后的5天内,应该禁止浇水。
在移栽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抗旱生根剂。抗旱生根剂能够帮助幼苗在土壤中更好地扎根,从而促进根系的生长。同时,强化辣椒抵御各种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保护幼苗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6、水肥施用
辣椒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肥料存在差异。在幼苗时,不宜施用过多的肥料。一旦移栽完成,辣椒所需肥料要求会变高。此时要特别注意追肥,保障辣椒营养充足。
当辣椒定植成活后,应及时追施苗肥,以腐熟清粪水农家肥为主。每亩地施用750公斤的肥料。生长至挂果期,需要合理的浇水,保证少量多次,维持土壤湿润,达到膨胀果实效果。
此外,追施复合肥,并结合浇水。辣椒花开后,仍需追肥处理。通常有机肥料最佳的选择是猪粪。在开花期,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花期延长生长。当辣椒进入盛果期时,追施磷、钾肥1-2次。结果后要停止给辣椒施肥。果实采摘后,应向辣椒喷洒磷酸二氢钾,利于后续的生长。需要注意一点,浇水时要选择晴天,并且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
7、适时采收
为了保证辣椒的品质和产量,在采收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首先,要选择天气好的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对果实的影响。其次,要尽量减少浇水量,保持辣椒表面的干燥度,有利于后期的贮藏和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要确保收辣椒的容器内部干净、平整,以免操作不当损坏果面,保证辣椒的品质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