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育肥牛养殖技术及日常保健要点的熟练掌握,不仅能提高肉类的生产效率,还能满足因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本文将探讨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技术的要点,为养殖业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畜牧养殖中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手段
1、选择具有较强疾病抵抗力的品种
在选择育肥牛品种时,要优先考虑其对当地气候和疾病的适应性。同时,关注生长速度、肉质、肉色等生产性能指标,选择具有良好血统和纯种的品种,以获得更好的生长发育潜力和遗传优势。此外,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可以减少疾病损失,而生长快、体型匀称、骨骼结构良好的品种能缩短生长周期,提高投入产出比。通过遗传检测和评估技术可以全面了解品种的遗传特点。在实践中,常选择西门塔尔牛因其快速生长和高产肉性能,或夏洛莱牛成年的公牛体重平均达到1100—1200kg长势好且育肥快。
2、饲料配方核心技术
设计合理的基础饲料配方对养殖至关重要,包括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需根据牛的生长阶段和品种配置营养,确保其生长发育需求。蛋白质来源有豆粕、鱼粉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包括钙、磷、维生素A、D等;能量来源包括谷物、玉米等。粗饲料可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精饲料可选豆粕、玉米面等。可添加生长促进剂、抗生素和酶制剂等。选择优质原料,严格控制饲料加工和贮存,保证质量稳定和安全。根据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和饲料成分,科学安排饲料供给量和频次,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3、根据生长发育掌控饲喂方式
育肥牛养殖需确保营养充足,选择适合饲料满足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喂精饲料前让牛饥饿1—2天适应环境,按体重80%开始饲喂,逐渐增至80%-85%。科学控制饲料量,采用日喂2次方式,观察牛采食和反刍情况调整供给。保证牛随时有清洁饮水,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施,维护水质和牛的健康。
4、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在高强度育肥牛养殖中,圈养肉牛的养殖密度不能超过10头/亩,每头牛饲养空间在5㎡左右。为避免高密度饲养带来的竞争、疾病和舒适度问题,需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合理设计栏舍与布局,确保牛有足够活动空间。采用分区管理,减轻竞争压力。定期清理栏舍,保持通风,考虑牛的品种、体型和生长阶段调整饲养密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促进牛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5、适时放养
适时放养育肥牛需选气温适宜、草质优良的时间,避免极端天气。检查草场确保草量充足、质量高。早晚温度低时放养,减少日晒风险,提高采食率。初次放养要逐步适应,观察牛的健康及时调整措施。控制放养数量和密度,采用轮牧制度保护草场生态。
二、畜牧养殖中育肥牛日常管理方式
1、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在育肥牛养殖中,需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依据牛的生长阶段和疫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和疫苗类型,如口蹄疫、炭疽、牛链球菌等。根据地区疫病特点选择适宜疫苗,严格按说明进行接种,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定期复查免疫状态,适时补种和加强剂量,维持良好的免疫力。
2、定期进行牛舍消毒
在育肥牛养殖中,需定期清洁牛舍、饮水设施、饲料槽等,清除残留饲料、粪便和污物,保持环境卫生。选用氯化物等合适消毒剂对牛舍和设施消毒,消灭病原体,减少疾病传播。严格按说明和剂量使用消毒剂,使其浓度达标,并确保全面覆盖牛舍内表面和设施,防止病原体残留与传播。
3、健胃与驱虫方法
高强度育肥牛养殖中,健胃与驱虫是维持牛群健康的重要环节。健胃可使用安胃太保,其含香附等药材,每头牛 1 剂/天,连用 2 天,能提高食欲、促消化。驱虫可用阿笨达唑伊维菌素粉等药物,也可用左咪唑等,可驱除体内寄生虫。使用健胃与驱虫药物时要确保剂量与频次,观察牛的反应,及时调整方案,以维持牛群健康,促进成长。
综上所述,在畜牧养殖中,涵盖了品种的优化、饲料的配制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提高牛的生长发育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