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Breeding technology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猪细菌性疫病的药物防治与合理用药原则:科学防控,阻断耐药性
2025-09-08编辑:作者:赫秀娟 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1

猪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菌猪,它们可将病原体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污染环境。病原体通过接触或空气飞沫传播,消化道也是传播途径之一。不同猪只对细菌性疫病的易感性不同,幼龄猪和体质弱的猪更易感。部分疫病有季节性,如猪丹毒在夏季和初秋发病率高。养猪业中常见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这增加了诊断和防控难度,对猪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防控措施需综合考虑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问题。

2

猪细菌性疫病的药物防治措施


图片

常用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药物治疗是猪细菌性疫病防治中控制疾病和减少损失的关键。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和中草药等,它们通过不同机制抑制或杀灭细菌。抗生素类药物是治疗中最常用的,占总用药量的50%-70%,通过干扰细菌代谢过程发挥作用。磺胺类药物占10%-20%,通过干扰叶酸代谢抑制细菌生长。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广泛,占5%-15%,主要抑制细菌DNA合成,杀菌效果高。中草药使用比例逐年增加,占5%-10%,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细菌生长发挥作用,具有副作用小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在防治中起到辅助作用。

不同疫病的治疗方案

在养猪业,疾病防控至关重要,它关乎生产效率和猪肉品质。猪丹毒、链球菌病、副伤寒和肺疫是主要传染病,严重威胁猪只健康,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掌握疾病治疗方法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养猪户必须具备的技能。

图片

①猪丹毒的治疗方法

猪丹毒是由特定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青霉素因其对病原体的高度敏感,成为治疗的首选。治疗时,青霉素剂量通常为每公斤体重2万—5万单位,每日注射2—3次,确保有效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为5—7天,以彻底消灭病原体,防止复发。同时,可配合使用磺胺类药物,但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说明书调整剂量和时间,避免药物不当。

②猪链球菌病的治疗手段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需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青霉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万—4万单位,每日2—3次;氨基糖苷类为每公斤体重5—10mg,每日1—2次;喹诺酮类为每公斤体重2.5—5mg,每日1次。治疗前应做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药物,并联合使用至少两种不同机制的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

③猪副伤寒的防控与治疗措施

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影响幼猪,症状包括高热、腹泻和脱水。治疗需使用敏感抗生素,如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0—30mg,每日注射一次;恩诺沙星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mg,每日口服或注射一次。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如定期消毒、保持干燥通风、提供清洁饮水和均衡营养,可减少病原体传播,增强猪群抵抗力。发病猪应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④猪肺疫的综合治疗方法

猪肺疫,也称猪巴氏杆菌病,常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青霉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万—4万单位,每日2—3次;链霉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20mg,每日1—2次。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病情,根据效果调整方案。护理同样重要,确保充足饮水和易消化食物,严重病例需输液等支持疗法维持生命体征,助于恢复。

图片

3

合理用药的原则与措施


在猪细菌性疫病防治中,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可减少耐药性并提升治疗效果。合理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明确诊断,选择最敏感、高效的药物;避免盲目和滥用药物,确保用药有明确适应症和指南,并经专业兽医审核批准。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疗程,使用精确计量工具,误差不超过5%。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养猪场应准备至少5种药物轮换使用,每种不超过2个月。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药敏试验,更新优化用药方案。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生活环境和营养状况,每天清扫猪舍2次,提供均衡营养饲料,提高抗病能力。建立完善的用药制度,包括药物采购、储存、使用、记录和报废等环节的严格管理监督。加强饲养员培训,每年至少4次合理用药培训,每次不少于2小时。与兽医诊所和药敏试验室保持联系,每季度至少获取1次最新药敏信息和用药指导,确保用药科学有效。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