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畜牧兽医
畜牧兽医 您的位置: 首页 > 畜牧兽医
猪感染坏死杆菌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治疗策略分析
2024-08-16编辑:作者:许江艳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猪坏死杆菌病是一种在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中广泛流传的疾病,致病菌为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necrophorum)。该病的主要侵染部位是受到损伤的皮肤组织、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处,该病一般为慢性感染,病情严重时感染组织部位会发生坏死,甚至可在体内脏器官处出现坏死病灶。在我国各地均有散发病例报道。

摄图养猪场.jpg

一、病原简介

坏死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厌氧菌,具有球杆状和丝状形态,长度可达100μm以上。它有三种菌型:A型在血液琼脂上形成金属灰白色扁平菌落并引发β溶血;B型形成黄色隆起菌落,边缘整齐,不溶血或轻度溶血;AB型介于两者之间。该菌在37℃、pH 7.0环境下生长旺盛,对热和消毒药物敏感,在100℃的温度下,仅需1分钟就能将其完全杀死。或1%的福尔马林和5%的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失去活性。但在污染物中能长期存活,有利于其环境传播。

二、病原学特征

坏死梭杆菌形态多样,包括球杆状、长丝状等,在培养基中通常呈现为长丝状,并在新生菌内部形成空泡。这种厌氧菌最适宜在pH 7.0、37℃条件下生长,不宜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但能在补充血液、血清的琼脂培养基中快速生长。它可从患病动物的内脏组织分离出来,也能在健康动物粪便中检测到。坏死梭杆菌能在粪便、土壤和有机物中存活长达50天,冬季存活时间更长。主要通过创伤接触和食物传播,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这种细菌不仅对家猪,还对多种养殖和野生动物具有易感性,传染率较高。

三、流行病学

本病源头在于病发和携带病原的动物,其体液和排泄物富含病菌,能污染环境,尤其在湿润的湿地和低洼池塘区域活跃。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由创口侵入,猪只外伤、皮肤感染、生产磨损等都可能感染,幼猪吮吸乳汁也可能传播,猪、牛、鸡易感性高,全年可能发生,湿度大、雨水多季节病例可能增多,呈散在性流行,常与其他猪病并发,环境差、密度大或营养不足时更易发病。

四、临床症状

1. 坏死性皮炎:常见于幼猪,病猪皮肤在头、颈、单侧身体和臀部有坏死溃疡,初期疮口小,有结痂,后感染加深,渗出液多,皮肤溃烂,若不治疗,会引发并发症,出现多种症状,防治不可忽视。

2. 坏死性口炎:常见于 2 个月内幼猪,侵袭唇部、舌头等,猪只咀嚼痛、进食难,会致体温上升、疲惫、呼吸困难和腹泻。 

3. 坏死性鼻炎:仔猪与育肥猪易患,鼻腔软组织有坏死斑点、溃疡和脓性分泌物,鼻腔肿胀,影响鼻甲骨和面部骨骼,致呼吸障碍、食欲减退和消瘦。

4. 坏死性肠炎:初期症状类似普通肠道感染,后病猪体温升高、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排便异常,体重剧降,不干预或并发其他病会死亡。 

5. 病理变化:病死猪尸检,不同感染病例病变分布不同。坏死性皮炎猪只内脏有病灶,口炎型猪只唇部等有坏死和恶臭,鼻炎型猪只鼻腔、肺部有异常,肠炎型病例肠道和胃黏膜有坏死溃疡,病重会肠穿孔和腹膜炎,久病猪全身器官营养耗竭。

摄图网猪.jpg

五、疾病诊断

1、临床诊断:一般通过患病部位症状、病理变化、气味、机体功能障碍及发病流行特征可初步作疑似诊断,最终确诊需实验室检查。

2、实验室诊断:采集病患区域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样本,制成薄片染色显微镜检视,会有特征性微生物。将样本无氧接种,添加抑制剂,置于厌氧培养箱 48 小时可见菌落,对可疑菌株纯化培养,借助生化特性或 PCR 技术鉴定病原体。

 六、预防措施

1.减少黏膜损伤:优化猪群健康管理要调整饲养环境,分群降低冲突风险,注意猪舍清洁,处理猪只皮肤破损,对深度伤口隔离护理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提升健康水平。 

2.搞好环境卫生:先清空猪舍废弃物和污水并清洁,循环利用废弃物,优化猪舍环境设计,保证通风、干燥和适宜温度,预防疾病,促进猪只健康成长。 

3.定期进行消毒:养殖场管理者要构建消毒管理体系,关注易积菌区域,选择合适消毒剂并轮换使用,掌握剂量,彻底消毒,降低感染发生率。

4. 重视仔猪剪牙:仔猪出生两周左右剪牙,消毒工具,剪牙后止血消毒,防止争斗伤害和预防坏死杆菌病。

5. 规范饲养管理:构建饲养管理体系,管理饲料,监控质量和营养,存储谨慎,补充微量元素,提升仔猪免疫力,降低发病率,保障健康。

6. 无害化处理:常见处置途径有生物降解、高温销毁和转化技术等。生物降解用于病猪遗体处理,要在特定区域设专用设施,严格消毒,禁止随意抛弃和非法行为,强化监管。

黑背猪.jpg

特别注意:常见的消毒剂对灭杀该菌的效果极佳,如使用0.5%苯酚、1%福尔马林或者1%高锰酸钾可在5min内杀死该菌。

总之,猪坏死杆菌病虽然并不属于猪场的一种常见疾病,而且本身不能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仅仅表现为散发状态。然而猪场一旦发生本病,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科学地处理,也会导致猪场遭受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本病的预防要点就是要避免出现皮肤和黏膜的损伤,因此要格外注意在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模式,避免猪只产生外伤。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