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
球虫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急性型,另一种是慢性型,不同的类型临床症状有所差别。①急性型。幼龄的肉鸡感染急性型球虫病的占比较高,整个病程的持续时间为15-20天左右,发病的初期阶段,病鸡会表现出如下症状:精神萎靡不振、长时间呆立不动、背毛杂乱、无光泽、食欲大幅度减退、鸡冠的颜色由鲜红变为苍白、因营养缺失,导致身体消瘦。排泄物呈水样、偶见血液,当排泄物为棕红色时,说明病鸡感染的是盲肠球虫,病死率非常高。②慢性型。成年肉鸡感染慢性型球虫病的占比相对较高,该类型的球虫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少则3-5周,多则2-3月,病鸡的体重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伴有腹泻的现象,无严重的继发性疾病,基本不会出现病死的情况。
(2)剖检变化
对病死的肉鸡剖检后发现,病变处位于肠道,盲肠存在增大的现象,肠内有血液,呈暗红色;直肠粘膜上有明显的出血点;小肠扩张,厚度增大,并有严重的坏死现象,因内部存在凝块,导致小肠的颜色呈黄色或是淡红。
(3)实验室诊断
依据肉鸡的临床症状可对球虫病做初步诊断,为进一步确诊,应开展实验室诊断,主要的诊断方法有涂片镜检和饱和盐水漂浮。操作时,将采集的病鸡粪便置于容器内,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将粪便稀释,然后滴入到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若是有球虫卵囊,则可判断为球虫病。
2、防治措施
(1)预防
球虫病应当以预防为主,通过饲养管理、接种免疫等措施,降低球虫病的发生几率。①在肉鸡养殖期间,要选用优质的饲料和水质达标的饮用水,各种饲喂器具要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饲料的营养均衡,适当增大维生素的含量,以此来增强肉鸡的抗病能力,控制好粗粮的用量,不可过量,避免喂食高纤维的饲料,防止对肉鸡的肠道造成损伤,从而增大球虫病发生的可能性;安排专人负责清理鸡舍,及时清除粪便等杂物,以免造成饲料及饮用水污染;定期开展虫鼠等害虫的灭杀活动,消灭球虫病的传播宿主;鸡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利用通风的方式,减少球虫病的发病率。②由于球虫病会严重影响肉鸡的养殖效益,所以必须做好接种免疫,以此来预防球虫病的发生。选用适宜的疫苗和接种方式,避免造成肉鸡的应激反应,制定严格的接种程序,按规范要求接种,可提高免疫效果。
(2)治疗
当肉鸡确诊为球虫病后,应当选用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抗球虫病的药物较多,效果较好的有呋喃类、植物碱类、磺胺类等,要根据病鸡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确保所选的药物对症,以提高治疗效果。为防止球虫产生抗药性,或是病鸡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应当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对药物定期轮换或是搭配使用,可将药效稳定、毒副作用小的抗球虫药物作为首选,最好选用能够提升饲料利用率的药物,在治疗球虫病的同时,增强病鸡的抵抗力。除西药外,中药在球虫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慢性型球虫病,如球虫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