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农技推广
农技推广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技推广
提升水稻品质的绿色高效方法的推广
2024-11-27编辑:作者:孙丹丹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水稻苗.jpg

近几年当地较为重视农业发展,水稻在整个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分析在水稻种植栽培中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管理模式,以及此种植模式的相关推广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水稻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种子选择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并考察市场需求以提高种植效益。选种前要核实种子经营单位的资质和诚信度,确保种子质量。种子处理包括晾晒、浸泡和催芽,以增强种子活性和发芽率。处理时应选择晴朗天气,定期翻动种子,筛除不良种子,并用药剂处理以减少病虫害,促进根系生长。浸种操作应在18~25℃的温度下进行48~60小时,药液需完全淹没种子,浸后无需淘洗,直接催芽播种。

2、稻田地块的选择和整地

选择稻田时,应考虑排灌便利、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确保田块排水良好、地势平坦、有机质丰富。整理田地时,要结合土壤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满足水稻种植需求。整地要保证土壤平整和良好的孔隙度,为水稻生长创造理想环境。通常在栽插前5~7天完成整地,对于排水差或低洼地,建议两年深松或深翻,再两年旋耕。深翻深度约20厘米,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杂草,避免与幼苗竞争养分。

水稻半高苗.jpg

3、水稻育苗前的苗床准备

育苗前需准备适宜的苗床。选择肥沃土壤或冬闲田,避免湿润天气影响。控制苗床面积,大田苗床约25~30m2。设置排水沟以防积水。使用保护膜维持适宜湿度和温度。播种前30天施用厩肥并覆盖塑料膜,5~7天后揭膜促进幼苗生长。寒潮时需盖拱膜保护幼苗免受低温影响。

4、水稻育苗播种及移栽技术

①播种时需控制时间以确保苗齐苗全,结合种植地环境调整播种时机。土壤翻耕后,关注田间持水量和过渡期温度,露地播种时温度应超6℃,大棚播种则保持在10~12℃。播种前管理大棚内湿度和温度,覆土厚度为0.7~1.0cm,并进行浇灌以保证出苗率。播种可选择机械或人工方式,人工播种量控制在250~300g/m2,机械播种则为100~125g/m2,以确保种子发芽率。

②移栽技术要求在完成育苗后,根据水稻种植面积和土壤肥力来控制种植密度。杂交稻的种植密度应为每公顷45万~60万株,而常规种植则为每公顷100万~150万株。合理确定定植密度有助于确保水稻生长空间充足,满足其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

5、水稻生长环节的高质高效管理

 ①光照管理

水稻是一种需要充足光照的作物,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的光照以促进光合作用。光照不足会影响根部发育和产量。幼苗期充足的光照能提高光合速度,增加分蘖和有机物含量,防止早衰。研究显示,抽穗期间的光照强度会影响稻谷的饱满度,保证这一时期的光照有助于积累有机物质,确保高产稳产。

水稻11.jpg

②温度管理

水稻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温度管理。分蘖期的幼苗生长迅速,应将温度控制在32~34℃以促进分蘖。抽穗期时,适宜的温度(26~30℃)有助于水稻吸收有机物质,使谷粒饱满。为避免花粉不开裂和减少花粉量,抽穗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6~33℃,夜间不超过30℃。

③灌溉管理

水稻生长依赖充足水分,干旱时必须灌溉以维持生长。合理的水分管理有助于促进根系和茎秆发育,提高谷粒营养,增强抗倒伏能力,并减少无效分蘖。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各异,特别是在分蘖、抽穗扬花和灌浆期,需要充分灌溉;而在其他时期则可以适当减少水分。播种前应确保苗床湿润,幼苗期水位应控制在3.3cm以下以抑制杂草并促进根系生长。在生长后期,要保证根部有足够的氧气,并在分蘖末期注意田间管理及土壤肥力,以避免烂根。

④施肥管理

在种植管理中,轮作可提升稻田的恢复调节能力。推广畜禽粪便和有机肥的施肥方式,可减少化肥使用,保证水稻品质,降低对生态的影响。穗肥管理关键在于水稻抽穗结实期,此时肥料管理至关重要。若水稻叶片退淡显黄,需结合叶龄及时施加促花肥,如复合肥225kg/hm2和尿素150kg/hm2。若水稻生长旺盛,可推迟施用穗肥,根据叶片颜色变化决定追施时间。

科学施肥应结合水稻生长需求,制定施肥管理措施,合理使用无机肥和有机肥。对于保肥保水能力差的种植地,应改良肥料管理,利用畜禽粪污发酵技术替代传统化肥,或采用新型肥料。播种前施加适量基肥,控制在200~300kg/hm2,并在插秧时通过机械化深施分蘖肥。

⑤除草管理

杂草会与水稻争夺资源,导致减产。除草方法包括人工和化学除草剂。人工除草环保但效率低,化学除草剂效果好但可能影响水稻和环境。使用除草剂时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残留。选择除草剂时应考虑高效安全,如10%吡嘧磺隆或60%丁草胺乳油。根据杂草类型选择合适药剂,及时排干田水后施药,如使用双草醚悬浮剂,药后1~2天注水,保持3cm水层以增强除草效果。

⑥水稻生长期间的晒田管理

水稻在分裂期至幼穗分化前需管理好田间积水,及时排干水分并晒田,以促进生长和提高水分、养分吸收。晒田时间通常为4~7天,需根据天气和幼苗生长状况调整,避免盲目操作损害土壤质量,影响水稻生长。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