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Forestry fruit trees
林业果树
林业果树 您的位置: 首页 > 林业果树
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全面科学化管理方法
2024-09-05编辑:作者:姜永胜 陈坤利 蒋娅 徐新霞 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健康安全有了更为突出的要求,对于饮品之一的茶叶来说,茶叶生产必须向健康化和无公害化的方向发展,无公害茶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茶叶消费的发展趋势,也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和挑战。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优化传统的茶叶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绿色的种植技术,在种植过程中科学的田间管理、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提高种植效率和茶叶质量,是现代茶叶种植的必然发展趋势,借助新型的种植技术,使茶叶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茶园栽培.jpg

一、无公害茶园建园 

设计建设无公害茶园是生产种植绿色无公害茶叶的第一要素。在建设茶园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为生产种植无公害茶叶奠定良好基础。

1、设计规划

规则茶园应坚持生态原理,建立以茶为主,多种经营,主体种植,进行生态管理,可生产出绿色的新型茶场。结合生产规模与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梯形建园,规划坡度25度以上种植造林,以下种植茶园,零星地块可种植牧草、饲料、绿肥、豆科类作物,使茶园成为一个人工生态群。

2、建园前监测

提前做检测,对标土壤、空气、水质标准,保障茶园符合无公害茶园种植标准和茶园的自然品质。

3、地块选择

茶园选择应遵循土壤肥力好、土层较深、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没有积水、生物植被丰富、营养丰富且均衡的弱酸性等条件的土壤种植。同时园地周围环境必须农业生态环保,没有污染源和尘土,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4、种植规模

茶园规模符合无公害茶叶栽培标准,为茶叶生长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以保证生产出绿色无公害优质的茶叶。

5、品种选择

无公害茶叶种植过程中,品种优良的茶树,是种植丰产和品优的内在因素。所以在种植茶树时,要选用高产、优质、抗逆、适宜和抗病性强的新型茶树品种。所选的品种应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近年来主推品种有安吉白茶、黑茶、水仙、兴农117、如福云6号、福鼎等。

6、合理间距

按照实际地块,规划道路、水池等基础设施,划分好种植区,每亩种植茶苗7500株左右,茶行长度不得超过50m,保证种植密度,双行双株种植,即大行距1.5m,小行距0.4m,茶株距0.3m;另一种双行单株种植,即大行距1.2m,小行距0.3m,茶株距0.15m。

二、培育壮苗

“苗儿出的齐,丰收不用提”,只有管好了这壮实的幼苗,才会有那杯中阵阵的茗香。根据所选品种,结合当地实际培育壮苗,为了保证茶园内茶叶品种一致,品质稳定,最好对茶叶进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方法通常选用扦插法。

1、扦插

(1)选择扦插枝

在扦插之前首先要选择扦插枝。通常,在每年的5-6月份,选择在刚采完茶一个星期左右的茶树上,剪下半木质化、略呈赤绿色的枝条作为扦插枝。应特别注意的是,每段扦插枝的长度保持在8-10cm,顶端带有一片叶子,剪枝的时候剪刀要倾斜剪下,使切口呈马蹄形,这样做方便扦插。

(2)扦插操作

扦插前要在整好的地块上铺上一层黄土,厚度在2cm左右,用木板拍实,然后洒一遍透水。扦插时用两手捏住扦插枝,将被修剪为马蹄形的一端倾斜插入土中,插入深度在3cm左右,株距和行距都保持在5cm左右就可以了,同时要保证扦插枝叶片和枝条倾斜的方向一致。

2、扦插后的管理

(1)浇水

 刚扦插的幼苗没有根,在土壤中汲取水分的能力很弱,为了保证扦插幼苗的成活率以及根系发育,在扦插后2个月之内每天早晚要各浇水1次。浇水的时候,要将水顺着叶片倒伏的方向呈扇面状洒出。扦插2个月以后,幼苗基本上都已经生出了根系,这个时候1周左右浇水1次就可以了。在阳光强烈的正午,为了避免幼苗过度失水,可以覆盖遮阳网。

(2)叶面追肥 

 扦插2个月以后,为了保证幼苗健康成长,可视土壤的肥力情况,追施一次1:600浓度的尿素叶面肥。

(3)除草

刚生长出根系的幼苗自身汲取养分的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当田间出现了过多杂草的时候,要及时将这些杂草除掉,以免它们争抢过多的养分而影响幼苗的生长。

3、移栽

当幼苗扦插一年后,高度达到25cm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移栽之前要先挖好栽植穴,为了节省空间,一般在挖双条种植的栽植穴时,要使栽植穴呈交错状,穴深保持在15cm,行距、株距均保持在20cm。挖好栽植穴后,将准备移栽的幼苗朝一个方向倾斜放在栽植穴内,然后逐一填土。填土时,一手将幼苗扶起,另一手向穴内添土,将土填至幼苗根部上方的痕迹处就可以了。填好土后,用手将土压实,拂去较大的土块,注意,下压的时候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幼苗的根系。

4、移栽后的管理

(1)浇水

刚移栽后的幼苗由于还没有扎根,因此需要较多的水分。移栽后的头2个月每天早晚要各浇水1次,浇水的时候,要从幼苗的根部浇下,水量不宜过多,一般每棵茶树约为0.5kg。移栽2个月后,1周浇水1次就可以。

(2)施肥

移栽2个月以后,幼苗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扎根的过程,这时可以给每株茶树施粪水0.5kg,以促进茶树迅速生长。

茶园.jpg

三、成年茶树管理

1、浇水 

成年茶树不需要频繁的浇水,但是如果在生长季节,遇到干旱天气,那么就需要每4-5d,利用洁净、无污染水源喷灌1次,以保持土壤的湿润。

2、施肥 

根据茶树生长要求,无公害茶园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其他肥料作为补充,使营养元素平衡,安全施肥。坚持重施基肥,利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改善土壤环境和理化性质,提高肥料的吸收率和有效利用率。采用绿肥等覆盖茶园土壤,保持土壤水分不流失,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和污泥,人畜禽粪尿施用前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施用。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秋季开沟20cm深施,每亩施饼肥和复合肥150-200kg,N、P、K配合施,也可饼肥加生物肥或复合菌肥100kg。

(2)结合茶树生长过程中的需肥规律进行多次追肥。追肥以化肥为主,在茶叶开采期前15-30d开沟施,每亩不超过15kg。化肥限量使用要一次提出来,年最高用量不超过60kg,施后要覆土。

(3)叶面肥与土壤肥相结合,采摘前15d喷施,茶芽有一芽一、二叶初展期使用,喷叶面肥要求用水量加大一点,最好叶面能基本喷湿,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叶面追肥主要是使用化肥,但根据无公害标准,只能喷施1次1:600浓度的尿素。

3、锄草

在茶树生长过程中,每季茶采完后都要进行锄草,锄草的时候不必将所有杂草都除干净,因为一些杂草具有防虫的效果。例如,每株茶树旁留下1-2棵臭草,可以有效地防止红蜘蛛虫害的发生。

4、修剪

茶树修剪是培育丰产树冠,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减少树冠病虫害的有效措施。茶树修剪一般分定型修剪、轻度修剪,深度修剪和重度修剪。

(1)修剪时间

一般应在冬季的11月到第二年的2月之间进行,处于休眠期的茶树营养集中在根部,修剪可以促进茶树更好地利用养分生长和发展。

(2)修剪类型

①定型修剪是指当茶树苗生长到距离地面20cm左右时剪掉主茎,后面2次则是在前面剪口提高20cm时剪掉枝梢,完成3次定剪后,茶树可以留大叶进行打顶采茶,不断扩大树冠和增加生产枝组密度。

②轻度修剪是为了促进茶芽萌发生长,正常采摘的茶树一般每年秋天修剪1次,修剪时,剪去蓬面3-5cm的枝叶就可以了。

③深度修剪适合于因多年采摘,萌芽能力已经减弱的茶树和被病虫侵害较为严重的茶树,深度修剪也在秋天进行,修剪时,剪去蓬面与四周15-20cm的枝叶。

④重度修剪适用于已经衰老或半衰老的茶树,一般在冬天进行,修剪时在离地面30cm处将枝叶全部剪掉,使茶树重新发芽。修剪时要求剪口平滑、不破损、略带斜度,使主枝的不定芽重新萌发。

5、铺草

茶园每年铺草2次,一般主要用于一年龄的幼龄茶树。铺草以干枯的蕨类植物为最佳。夏季铺草可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并抑制杂草生长,冬季铺草可以防止茶树被冻伤。

6、茶园土壤管理 

(1)耕地松土

4-5月份,在茶树两侧35cm范围内进行6-10cm的深度浅耕,可与除草同时进行;7-8月份进行第二次浅耕除草,不宜过深,与此同时进行适量培土。在青年期茶树进行耕地松土,避免土壤板结,影响茶树生长,7-8月份进行6-10cm深度的中耕,将杂草清理干净,10-11月份进行第二次耕地,茶蓬附近进行浅耕,其余地方进行中耕。成年期茶树在7-8月份进行耕地除草,茶蓬附近13cm左右中耕除草,其余地方可以在17cm以上的中耕。

(2)施有机肥

每2年施1次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有条件每年实行机械化中耕1次,既节省工本、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改善了茶园土壤理化性状。机械化中耕深度均匀、泥块大小一致,机械化中耕质量要高于人工中耕。

(3)茶园饲养蚯蚓

蚯蚓可吞食茶园枯枝烂叶和未腐解的有机肥料,使之变成粪便,可以促进土壤有机物的腐化分解,提升有效养分释放,提高土壤肥力。

(4)间作绿肥

在幼龄茶园间作绿肥,增加雨水渗透,减少水土流失,间作豆科类可以固氮,增加土壤肥力,加速土壤熟化,改善茶园生态条件。

(5)水分管理

为促使茶树更好地生长,在适当耕地的同时,还需控制土壤水分,在干旱严重时,应及时引水灌溉。可将坡地整改为梯地,保护好种植梯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杂草与茶树争光、争肥、争水,同时在多雨季节做好防洪沟。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