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前沿科技】沙漠温室种水稻!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
2024-05-10编辑:作者:来源:澎湃新闻 返回列表

近日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

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

首次试种的快速繁育水稻

试种成功

沙漠温室种水稻!

中国科学家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了解,此次试种的水稻,种在温室大棚的三层栽培架上,栽种面积仅占用了一亩地,从定植到收获只用了两个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王森介绍,此次使用的是当地的新稻1号水稻品种,采用了快速繁育技术手段,其中育秧时间花了15天。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王森:我们在二月份的时候,将水稻秧苗定植到无土栽培的槽子里面,到现在为止,整个生产周期是60天。

技术新突破!

沙漠温室水稻缩短近一半生长周期

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150天左右,沙漠温室水稻为何能缩短近一半生长周期?一起了解↓↓

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的研究,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厂,通过快速繁育技术手段实现水稻生育期减半,而且实现全年不分季节连续繁育的技术突破。

和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品质提高。科研团队在和田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进行无土栽培,再通过人工光源和环境调控技术对水稻开展光控和温控干预。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团队终于攻克了在沙漠温室条件下水稻快繁生长的关键难题。

在攻克水稻生育期减半课题之后,目前,杨其长科研团队又在和田的沙漠温室里相继探索了大豆、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以及油菜、棉花和苜蓿等作物的快速繁育关键技术。

南疆和田地区具有充足的光热资源,这次沙漠温室作物快速繁育技术的突破,为未来在南疆利用沙漠温室开展作物周年加代和快速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循环育秧机、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沙漠连栋温室……水稻快速繁育快速生长的背后,还有哪些技术?戳视频,详细了解↓↓

一万多年前起源于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考古专家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中找到水稻的植硅体,发现大概在距今1.2万年,水稻就由野生状态被驯化成栽培状态。也就是说,1.2万年前,这里的古先民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吃上大米饭的人↓↓

中国的老祖先们如何“花式种地”?考古发现,先民发明了用于平整土地的石铲、骨耜,用于谷物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等一系列农业生产工具↓↓

起源于中国的水稻,养活了如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从地面到太空,从良田到沙漠,一代代中国科学家不断深耕水稻研究......

云南大学专家团队20多年来坚持探索,创制多年生稻技术。这种水稻种下后第二年起无需再插秧,可在后续3~4年内连续收获,让“割水稻就像割韭菜”成为现实。

2022年7月开始,中国空间站进行了为期120天的水稻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

2023年10月,袁隆平超级稻创下杂交水稻单季亩产1251.5公斤新纪录。

为帮助马达加斯加提高粮食产量,中国科学家在无数株水稻中精选出5种,手把手对当地农民进行田间教学。如今,杂交水稻的图案印在了马达加斯加的纸币上。

源于中国,造福世界

为中国水稻点赞!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