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监测,结合越冬基数、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水稻二化螟总体将偏轻发生,局部地区个别地块中等发生。主要发生区为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大庆、鸡西和佳木斯等部分县份,幼虫防治期为7月上旬~8月上旬。
防治建议:
我省二化螟发生分布区域进一步向东部和北部地区扩展,各地要组织植保员继续做好成虫诱测,加强田间幼虫为害调查,准确掌握田间发生动态,依据防治指标,科学指导防控,防止盲目打药,及时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
1.性信息素诱杀成虫。二化螟成虫期集中连片设置干式飞蛾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根据发生程度和田块情况,采取外密内疏的方式,平均1~2亩放置1个。也可3~5亩设置一个智能性信息素干扰器,减少成虫交配。
2.释放赤眼蜂寄生虫卵。成虫始盛期开始连续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放蜂10000头/亩,田间均匀放置5~8个点。
3.人工拔除虫伤株。田间发现二化螟为害造成枯鞘、枯心或白穗稻株时,及时拔除销毁,减少虫量并防止幼虫转株为害。
4.药剂防治幼虫。二化螟田间为害枯鞘率达到1%时施药防治,选用短稳杆菌、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药剂,或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盐或甲氧虫酰肼等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责编:刘 博
审核:李昕泽
统筹:王玉重